淺談嬰幼兒及兒童鈣質攝取
根據國民營養調查顯示,由於台灣飲食習慣約有8成到9成7以上的國人鈣質攝取不足,而男、女性的平均攝取量,僅達建議量的5成到7成。鈣質除了建構人體骨架外,還負責體內機制的訊息傳遞,像是:血液凝固、肌肉收縮、神經運作都需要鈣質來推動。骨骼中的鈣質在嬰幼兒時期大約每年幾乎可以100%更換過一輪,成年人每年則大約有18%鈣質重新由我們自己補充來更替,因此當我們補充不足時很容易影響到我們骨頭結構的健康程度!
學齡兒童每一天鈣的需求量大約800-1200mg,但是據中山醫學大學營養科學研究所調查,我國學童每天平均僅攝取鈣約400-600mg,只有建議量的五六成而已!另外即將進入青春期的10-12歲學童,則令人驚訝有高達98%的鈣質攝取量達不到標準。人一生中骨本有40%是在青少年時期獲得的,所以當我們父母親若不加以注意飲食補充,這些青少年邁入成年後,骨質疏鬆的機率將會是高的嚇人!
9-18歲的兒童及青少年,每日鈣質需求量約要有1200-1300mg,所以日常飲食攝取時要特別注意攝取有沒有達標。另外曬太陽製造維生素D來幫助鈣質吸收也很重要,因為鈣質本身吸收率就不高,利用維生素D來促進吸收很有效。我們每週只要2天,在日光下活動大約15分鐘,身體就可以製造足夠的維生素了。
現在我們來說以母乳/配方奶為主食的嬰幼兒階段的鈣質要攝取多少才算足夠?
依照行政院衛生署訂定的國人膳食營養素修訂版第七版(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 DRIs),鈣的每日足夠攝取量如下表所示:
|
鈣(單位:mg)
|
0-6月
|
300
|
6-12月
|
400
|
1-3歲
|
500
|
3-6歲
|
600
|
7-9歲
|
700
|
在決定是否該給嬰幼兒額外補充鈣粉前,應該先確定小寶貝在飲食中是否已經攝取足夠量的鈣質。母乳內含鈣量約為 26.4 mg/100 ml,通常如果純母乳媽媽哺乳到6個月時自己也需要開始補充鈣質,否則不僅乳汁營養不夠還會侵蝕到自己的骨本。
那麼配方奶的鈣含量呢?依據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 CAC)在1981年所訂定的嬰兒配方奶法案2007年修訂版(Standard for infant formula and formula for special medical purposes intended for infants)中,對於配方奶的添加物有一定的規範,嬰兒配方奶之熱量應介於60-70 kcal / 100 ml,而鈣質的含量應大於50 mg / 100 kcal,也就是鈣的含量不得小於30-35 mg / 100 ml,對於四個月前的寶寶而言,每日的總奶量約為150±30 ml/ kg體重,以1個6公斤的寶寶舉例來說,每日攝取總奶量900 ml,每日就可攝取到鈣270-315 mg,已經足夠寶寶一日所需囉 !
年齡1-4歲的幼童已經開始跟我們大人一起飲食了,所以牛奶攝取量一定會降低,但這時期每天還是需要600mg鈣。因此建議奶量不要少於400-500ml(每個奶粉品牌含鈣量有差異) ,如果喝不到那麼多,此時建議另外再添加鈣粉去補足營養量。
所以在額外添加鈣粉前爸爸媽媽可以先評估小孩子一天的奶量和所喝配方奶含鈣量是否達到年齡建議攝取量再去補充。
資料來源:
1.書田診所小兒科主任醫師 潘俊伸文章:鈣質攝取對於兒童及青少年的重要性
2.衛生福利部個人膳食營養素攝取及其說明 第七版(100年修訂)-鈣
3.財團法人醫藥品查驗中心當代醫藥法規月刊2017.05.10
衛生署食品營養資料庫
最近更新 :
2018-12-06
瀏覽次數 : 5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