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探險家
所有的孩子都是個天生的探險家,無論任何階段的孩子,總會有些令人捏把冷汗的行為出現,因為孩子不懂什麼叫危險,只想用盡方法拿到想拿的東西,摸到想摸的東西,愈是禁止,愈是要做,來滿足好奇心,然而過度的禁止,會扼殺孩子的好奇心而阻礙發展,應讓孩子經驗不當行為的後果。
經驗行為的後果
有位朋友的兒子,每到百貨公司或大賣場,總喜歡到處看、到處碰,不顧身邊的大人,有次朋友故意走得較慢,讓兒子一如往常,自顧自的看東西,回頭看不到父母親便開始大叫,有些心急的想哭,這時父母親才出現,告訴他:自己亂跑就會看不到爸爸媽媽,所以出門一定要牽好大人的手。雖然之後出門不一定會一直牽手,但會時時回頭看看爸爸媽媽是不是在後面,因此孩子的學習是由透過經驗而來的。
利用故事情節
有個知名的兒童節頻道,每晚有個節目是專門說故事,女兒很愛看,有一次說到一個小孩頑皮爬到很高的地方,結果不小心摔下來,腳上裹著石膏,很久都不能下床玩耍,女兒從此不敢到處亂爬,說不要像那個小朋友一樣,很可憐。父母可藉著故事書來教育孩子,讓他們瞭解如何保護自己。
機會教育
機會教育也是很好的方式,看到電視新聞報導,小孩玩打火機,結果引發火災,看到路上有小朋友跑步跌倒,可提醒孩子走路要小心,在賣場看到走失的小孩在放聲大哭,找不到大人,告誡要拉好大人的手。
孩子經常會使用自己的身體去採索世界是天生自然的,在成長過程中,一次又一次的經驗會慢慢累積成為孩子的行為模式,故不應過度制止孩子的行為,偶而的小意外反而可加深孩子的危機意識,教導他遇到危險如何處理比費盡心思保護他更能使孩子成長。
最近更新 :
瀏覽次數 : 2076